人口老齡化加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下降太快成為輿論議論的焦點之一。其實,關于人口老齡化、計劃生育政策,我國從學術研究到公眾輿論討論已進行不下10年了,小編從寫博客就分析討論過很多次,曾n多次呼吁放開計劃生育,到現在差不多有10年時間了。
如果不及時放開計劃生育,我們必將面臨快速老齡化問題、面臨經濟增長的壓力問題,以及因為人口因素引發(fā)的民生問題和社會矛盾。
今天,當時討論的一些問題正在成為現實。然而,在當時,計生還有專門的部門存在,每每有呼吁放開計劃生育時,相關研究人口的專家就會出來用所謂的一堆數字來證明中國不需要放開計劃生育,中國出生率不會達到危及發(fā)展的地步等。然而,當近幾年現實已擺在眼前時,近兩年竟然還有人說“中國不缺人口,未來100年都不缺”這種話,讓人不禁啞然。
中國老齡化、人口出生率問題有多嚴重?我們不妨來看幾個數據。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當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就意味著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那么,我們現在什么情況呢?2017年,我國65周歲以上的人偶是15831萬,已達總人口比例的11.4%,超過聯合國標準的4.4%。然而,這才是中國老齡化社會的開始而已,現如今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高達24090萬,占總人口的17.3%。
我們再看看我們國家的勞動人口數據。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7年主要經濟社會數據顯示,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比上年減少了548萬,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9%。
更為嚴峻的是,這已是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xù)第六年下降。而2011年這一數據還是94045萬,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69.8%。也就是說,僅僅6年時間,我國勞動人口減少了將近4000萬,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下降近5個百分點。從現在人口年齡結構看,這一狀況還在加速,據測算未來5年我國勞動人口將會再減3000萬人。
那么,我國出生率的情況呢?事實上,我國從一個高出生率國家變成一個低出生率國家僅僅用了10年而已,這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絕無僅有的。數據顯示,我國1990年出生率為2.1‰(維持人口穩(wěn)定出生率就是2.1‰),2000年時已暴跌至1.4‰,到2017年出生率降低至1.24‰的水平。那么世,界現在平均的出生率是多少呢?2.47‰。一般國家要用50年出生率才會下降如此之大,而我國僅用了10年。
我國2016年開始全面放開二胎,按衛(wèi)計委2015年預測,2017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最高2195萬,最低2023萬。結果呢?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不但比開放全面二胎最低預測2023萬少300萬,甚至比不開放二胎的1770萬都少47萬。
看到這樣的數據,不知道我們那些做人口研究和曾經的計生部門作何感想,但小編深知這種人口形態(tài),為中國埋下的是巨大的經濟可持續(xù)增長問題,并將會給未來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埋下嚴重隱患。
為什么我國勞動人口數量、人口出生率下降如此之快?近幾年因政策調整不及時憑空制造出來的人口壓力,又會對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我們又該如何提前對沖未來將爆發(fā)的問題呢?下面小編拋磚引玉供各位商榷。
為什么16至59歲的勞動人口數量如此快速地下降?根本原因應該有兩個:
一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第一個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1949―1957年),已經或正在退出勞動市場;而第二個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1962―1970年)也將在未來10年退出勞動市場。
二是中國2000年后出生率大幅下降。我國2000年后的出生率,已經不能維持我國人口的平衡。
隨著我國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1972年)進入退休年齡,未來我國勞動人口數量必然進一步快速減少,這對我國經濟將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根本原因有三:
一是后工業(yè)化時代,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優(yōu)生優(yōu)育認識,使得人們生育二胎的意愿大幅下降。在城市養(yǎng)一個孩子多難,相信各自家長都有體會,沒體會的也應該看到自己周圍的人面臨的壓力。
二是由于女性受教育水平增加,社會生產的參與度不斷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也在下降。養(yǎng)孩子得照顧,現在的工作強度,女性照顧孩子的精力和時間都因為社會發(fā)展而被壓縮了。
三、經濟越發(fā)展,生育意愿越低這是世界性普遍現象,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已經開始出現人口負增長。
而且,根據人口演變的規(guī)律,國家一旦進入后工業(yè)化時代,一旦陷入超低出生率,就再也回不去了。因此,對我們國家來說,本來該早就采取政策對沖這一趨勢。
2010年我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當時中國0-14歲的人口已經降到了占總人口16.6%的比例,按國際標準已經到了“嚴重少子化”的程度。根據改開后計劃生育政策30年不動搖的時間點,我們也應該在2010年就放開生育政策。但是,直到2016年我們才全面放開二孩,時間整整晚了6年。
這么晚了6年以上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想生的人生不了,不想生的人你鼓勵他們也不生。在觀念上,真正想生二胎的是60年代至7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然而由于政策晚調整了幾年,現在他們既生不動也養(yǎng)不動了。至于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觀念已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生二胎的意愿不高,而且越后出生的人多生孩子的意愿就越低。這也就是說,現在不鼓勵生孩子,未來不但鼓勵成本巨大,鼓勵甚至根本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如果鼓勵生育真有效果,日本人口還能負增長嗎?
二胎放開后為何出生人口比衛(wèi)計委預測的差了數百萬,根本原因就是那些研究人口的所謂專家,缺乏深入探究人口出生規(guī)律、人的生育心理及人口對經濟發(fā)展影響的研究,因此才會給錯漏如此之大的預測數據。其實想想簡直不可思議,我們那么大的人口專家隊伍,竟然連3年內的數據都預測不準。同時也不得不說,我們的相關部門應該為我們的錯誤決策反思,并且應該做出更加及時的調整。
事實上,哪怕到現在,很多研究人口的專家對經濟依然一竅不通,某些極端的所謂“磚家”甚至認為,中國人口應該減少到5億才是最好的。這種人,真的是禍國殃民!殊不知,如果中國不是擁有14億的人口,沒有這么大規(guī)模的市場,特朗普這次發(fā)起貿易戰(zhàn),中國根本扛不。∪绻袊母镩_放之時不是擁有10億人口的基數規(guī)模,我們怎么可能用人口紅利來保證發(fā)展速度從而在保持獨立自主的情況下追趕西方發(fā)達國家?再往前說,如果不是中國人口基數大,中國被列強禍害百年,早就絕種了,哪還有今天之中國?
所以,某些所謂人口專家不知道是缺乏基本的知識深度呢,還是拿了外國人的好處,怎么出的主意都是餿主意?每每想起來國家竟然養(yǎng)著這些人,真真覺得浪費了國家的糧食。
我國因為計劃生育政策調整晚了至少5年以上,所以接下來老齡化問題、經濟可持續(xù)增長問題、民生矛盾等必然會給我國的發(fā)展帶來麻煩,這是政策存在問題必然付出的代價。
很多人對老齡化的危害缺乏認識,認為未來生產都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了,人的勞動力在生產中的作用在下降,所以對未來中國經濟發(fā)展不會產生太大負面影響。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市場總規(guī)模決定了經濟影響力,而市場總規(guī)模與數量和人均兩個數字有關。英國的GDP永遠也趕不上美國,更趕不上中國了,根本原因在于其人口規(guī)模沒增長空間了。而且,人口存在的意義,并不止于生產,還有需求。一個經濟體,需求的增長和生產的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兩條腿,沒有需求哪里需要那么多的生產呢?
新中國后改革開放前,中國因為人口基數大,農業(yè)人口多,我們利用政策剪刀差把大部分農業(yè)發(fā)展利益輸送給工業(yè)發(fā)展,于是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們的基礎工業(yè)和國防工業(yè)。
改革開放后,我們因為人口基數大,與西方的市場對接后,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市場驅動我國巨大基數的人口,于是我們借力西方激活我們自己的生產要素從而實現了大發(fā)展,于是有了今天的發(fā)展成果。
今天,我們國家因為擁有近14億人口的市場,于是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潛力市場,所以在我們面對特朗普的貿易戰(zhàn)訛詐時可以淡定應對,與美國的不公平斗爭到底。
未來,我們依然需要巨大的人口基數,來發(fā)展我們的需求市場,從而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請問,沒有可持續(xù)的人口,我們怎么維持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內部市場需求的增長,一方面源于城市化過程中激發(fā)出來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要考人口的年輕化來實現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和更大需求的增長。而老齡化人口,其需求更新迭代慢,收入增加少,需求增加也少,而且到了70歲后大部分人都不會再工作,那將成為純消費,這都必然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增長壓力。
城市化進程總有結束的一天,增長怎么辦?我們就要人口的年輕化迭代來保持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人口,不僅僅可以提供勞動力增加生產,更重要的還有其需求,特別是在未來發(fā)達國家市場需求飽和的情況下,我們自身需求的增長空間對我國經濟發(fā)展非常關鍵。
發(fā)達國家無論是日本、美國或其它西歐國家,他們的經濟之所以陷入長期、持續(xù)的低迷,根本原因就是需求增長空間沒有了,而需求增長空間沒有了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的老齡化。說白了,因為人口的老齡化,經濟內部增長的驅動力沒有了,于是就得靠外部市場。
在發(fā)達國家當中,美國還因為有金融霸權相對情況好很多,日本和歐洲發(fā)達國家就沒那么幸運了,所以他們的經濟增速非常慢。像德國之所以經濟增長快一些,那是因為其中高端制造業(yè)發(fā)達,使得德國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外部市場的需求。
然而,如果他們有足夠大的內部市場,還用得著受制于外部市場嗎?就像當前,如果不是我們自身市場規(guī)模和市場潛力足夠大,我們要依靠美國市場,那我們怎么應對美國的貿易戰(zhàn)?歐盟國家為何要成立歐盟,他們的經濟目的就是要建立更大的統(tǒng)一市場,而更大的統(tǒng)一市場,其基礎就是人口規(guī)模。
所以,那些人口無用論的言論,其心可誅!而我們的人口老齡化壓力,其實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為此還債了,未來我們還有更多債要還。
其實,中國國運還是很可以的,若非新中國后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充分認識到“人多力量大”的戰(zhàn)略意義,把我國的人口總規(guī)模發(fā)展到10億以上,我們哪里有機會在改革開放后實現如此長時間的發(fā)展能量?如果沒有如此大的人口基數,我們的經濟恐怕連獨立起來都很困難。
當然,說到這肯定又有人要詬病計劃生育政策了。其實,我國搞計劃生育從毛主席時代就開始了,只是從1980年代才嚴格地搞。如果如某些人所說,改革開放后我們不搞計劃生育,我們就會陷入馬爾薩斯陷阱。
什么是馬爾薩斯陷阱?人口增長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的,而生存資料僅僅是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的,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yè)發(fā)展水平。這個理論就被人稱為“馬爾薩斯陷阱”。
試想,如果我們不搞計劃生育,現在中國人口估計要達到18億,在我們戰(zhàn)略性地放棄了大豆產業(yè)后,我國現在的主糧供給才能達到90%多,那么如果現在突然多4億人,這4億人的吃飯問題怎么解決?連基本的生存資料都要受制于人,如果我們國家長期受制于糧食困擾,這國家經濟還如何發(fā)展?所以,當初推出計劃生育沒有問題,但后來計劃生育政策調整晚了是問題。
未來,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會抑制我國內部需求的增長,這必然會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我們要感謝毛主席當時的人口政策使得我們有足夠大的人口基數,從而使得我國城市化的周期足夠長。正是因為我國現在還有一二十年的城市化進程,使得我國內需市場因為城市化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這個增長空間就是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如果沒有這個作為基礎,我國經濟恐怕現在就要遇到危機了。
然而,如果我們早5到8年調整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我們現在的情況要好得多。特別是如果我們早5到8年調整計劃生育政策,那么一二十年后我國城市化進程結束之時,這些每年新增的數百萬人口加在一起將至少有4000萬左右,那么在一二十年后多4000萬人口的需求,能對市場有多大帶動力不言而喻。
那么,面對我國未富先老的人口潛在危機,我們又該采取怎樣的政策去對沖以保持我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呢?我們要采取如下四方面措施來保障這一點:
一、放開人口政策,鼓勵生育。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隨著人意識的變化,越往后人們的生育意愿會越低,我們的生育政策調整得越早、力度越大,對我們未來人口老齡化的負面影響對沖力度越強。所以,我們國家的人口政策有必要全面轉向。
另外,我國應該做兩件事:一是把我國的計劃生育改為人口戰(zhàn)略管理,即從戰(zhàn)略上思考人口與國家發(fā)展之間、與政策之間的的邏輯關系;二是創(chuàng)立人口經濟學這樣一門學科,去探索研究國家人口與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從學術及應用的角度去建立國家人口戰(zhàn)略管理的模型。
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保證我國內部需求的可持續(xù)增長,以保證我國經濟的可持續(xù)活力和增長力。
另外,考慮到我們現在的性別比例及中國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我們更應該鼓勵生女孩,說白了就是國家可以考慮對女孩提供一些更好的生育補助和教育補助,以提高女孩的出生率。
二、加快產業(yè)升級步伐,增加科研投入,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投入。
我們國家市場需求的潛力依然很大,要支撐得起這些需求增長,我們需要提升的是我們的人均生產率。如何提升人均生產率?兩個途徑:一是增加產品生產的效率和針對性,二是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
所以,我們國家要加快產業(yè)升級步伐,增加科研投入,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的研發(fā)投入,因為這不但能大幅提升我國的生產效率,還能大幅提升單品的科技含量及品牌附加值等。
三、加大力度推進經濟全球化與區(qū)域經濟融合速度。
世界經濟全球化幾千年來一直在推進,隨著時代的進步速度越來越快。未來,世界經濟的競爭實際上是國家經濟集群的競爭。直白說,就是哪個大國能把更多經濟體和自己融合起來,誰就能獲得競爭優(yōu)勢。而這一切,其實基礎還是人,因為國家越多、人口基數越大,市場規(guī)模也就越大,在科技水平整體相當的情況下越具備競爭力。
因此,中國在未來需要大力推進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經濟的融合速度。譬如,東盟就擁有6億人口,巴基斯坦有2億人口,孟加拉國有1.65億人口,朝鮮半島有1億人口,中亞五國和尼泊爾有1億人口,這些加在一起就將近12億人口。中國能融合其中的10億人口,加上中國的14億就是24億,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基于這一基數融合歐亞非大陸上更多國家,中國所擁有的市場競爭力將非常強大。
因此,中國要借“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經濟的融合,從而讓我們除了自己內部市場增量外,更大規(guī)模的融合外部增量,讓自己在經濟發(fā)展上利于不敗之地。
四、研究如何增加我國西部的人口承載問題。
沒有去過北京上海不能體會中國人口之多,沒有去過新疆不能體會中國之大。新疆占我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人口卻還沒有上海多。新疆為何人口少?根本原因還是自然環(huán)境。曾經去過新疆幾次,開著車奔馳過程中,高速兩邊遍布荒地。為何這些都是荒地?因為大西北缺水。
那么,如果新疆不缺水,這么廣袤的土地,能種多少莊稼?能承載多少人口?更何況,我國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新疆是中國西進的通道,這里未來也需要承載大量人口,但如果缺水又如何承載?
所以,我們需要從戰(zhàn)略高度去研究之前我們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可信性了。如果我們能把南線的水調到北面,新疆不缺水了,新疆這么廣袤的土地至少能承載兩億以上的人口,而其他西部省份承認人口規(guī)模的也將大幅增加。如此一來,我國的總體人口承載規(guī)模會有一個質的躍升,這對我國的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
我們至少需要上述4方面措施來對沖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如果這些對沖方面做得好,考慮到我國城市化進程還將持續(xù)差不多20年,我們有足夠的調整時間來進行亡羊補牢。但是,哪怕如此,考慮到嚴峻局面,也是時不我待!